上海在线体育直播,欢迎咨询!
科仁机械混合设备研发制造 混料输送系统设计\生产\安装一条龙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18901560693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实验室高混机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天津滨海新区交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分答卷

来源:上海在线体育直播    发布时间:2025-03-28 03:06:04

”了解到,作为天津“经济大区”,一年来,滨海新区上下牢记嘱托、拼搏进取,去年全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超越了“全国线%,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增长5.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

在线预定

产品详情 PRODUCT DETAILS

  ”了解到,作为天津“经济大区”,一年来,滨海新区上下牢记嘱托、拼搏进取,去年全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超越了“全国线%,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增长5.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其中税收占84.8%……

  滨海新区扛起了支撑引领的担当之责、领先领跑的创新之责、勇争一流的竞进之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和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展现出了“滨城”作为。

  不久前,由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打造的全国最大“超大规模金属点阵结构多弧并行3D打印技术与装备”刚刚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完成验收。作为“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模式的生动注脚,这一个项目自成立之初就备受瞩目。

  在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主任刘长猛看来,立足天津滨海新区,链接京冀资源,对促进项目成长而言有着“天时、地利、人和”。“天津拥有强大的海洋装备制造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北京则在研发设计、智能化等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北的钢产量和混凝土产量都十分可观,多重优势的叠加将有利于团队在天津开辟海洋基建新赛道。”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对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一年来,滨海新区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功能区定位,重点领域联动发展,协同效应持续显现。

  ——首都产业项目正加速导入。新区坚持载体和项目、承接与发展两手抓,承接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626.9亿元;北京新设机构410家、注册资本966亿元。深化京津冀“六链”共建、“五群”共育,南港120万吨乙烯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链项目投产,中电科蓝天产业园启动建设,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国家管网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分公司等央企二级总部落户……

  ——协同创新成果不断放大。新区主动对接北京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形成以中石化石科院、华熙生物等8个中试基地为支撑的产品研制和技术转化平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推出北京中关村第一批先行先试政策复制推广清单,北塘湾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一期建成,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先进技术交易服务中心挂牌运营,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3D增材制造设备通过科技部验收。

  ——公共服务事项扩面共享。与京冀“区域通办”事项累计达1108项,23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京津冀+雄安”线项“滨雄通办”;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六批230项“同事同标”事项落地实施,异地看病直接刷医保卡结算报销、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共享,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同城化效应持续释放。

  在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中石化催化剂天津新材料生产基地投产运行,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条智能化生产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实现产品由“传统制造”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转型升级,并全力打造世界领先催化剂新材料生产基地;

  在滨海高新区,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参与研发的“神工—神关高性能国芯事件相关电位仪”“基于情感脑机接口的高频脑电节律抑郁评估技术”等两项成果入选“华瑙—2024年度中国脑机接口十大进展”榜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一年来,滨海新区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焕新,以产业焕新带动科技创新。

  这一年,新区创新引领能级持续提升。化学与物理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滨科荟”纳入工信部火炬中心重点合作项目,6项高水平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打造了国家超算天河天元基础大模型、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等一批国之重器,“滨城”科创加快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

  这一年,这里产业转型步伐持续加快。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不断提速,获批全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培育壮大区域数字化的经济推动港产城融合协同发展”入选全国首批“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在国家级新区中唯一获评“2024数字化的经济创新案例”奖……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新区主导产业大盘更稳、质效更高,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发展的潜在能力、后劲不断蓄积。

  当“新”势能源源不断汇聚之际,滨海新区也迎来了“高光时刻”,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给予含金量更足、含新量更高的新一轮重磅政策支持,赋予滨海新区新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

  作为国家级新区,应改革开放而生的滨海新区,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以改革开放破题开路,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去年10月,“一个平台统服务”综合改革落地滨海新区,以其独特的创新模式,成为继“一枚印章管审批”后,领跑全国的又一“改革样板”。

  “‘一个平台统服务’综合改革是‘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升级版,是滨海新区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之举,主要内容是通过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等,为企业群众打造集约高效、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从政务服务到增值服务的跃升,最大限度便民利企。”区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民的获得感,折射出改革的含金量。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不断减少企业和群众跑动次数,让企业群众高效办事,为快速推进滨海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年来,从天津自贸试验区3项创新案例入选全国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形成5项“首创首试”制度创新、7项开放举措向全国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五年排名全国前三,到发挥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优势、提升航运服务能力和通道型开放能级,再到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扩大二手车出口贸易规模……新区围绕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全方位扩大“五型”开放,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筑巢引凤近悦远来。新加坡奥锐精中国区域总部、芬兰美卓中国地区总部等外资总部接踵落户,高水平开放也持续激发新区发展新活力。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作为全国文明城区,滨海新区更是关切城市的高效能治理、人民的高品质生活,努力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生温度,总是充盈在生活的细微处。一年来,滨海新区持续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从推出“骑码进门”智能化监控系统,到开展“绿地认领”、鼓励居民争做“绿地绣花人”,这些更为精细、更为科学、更为贴心的服务提升了群众的幸福度,为天津探索现代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贡献“滨城样本”。

  过去一年里,新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建成学校、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1.4万个;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市儿童医院滨海院区投入运营,建成全国首个全信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40个医疗机构实现相互连通信息共享;成功举办第十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等系列活动,为百姓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优美的居住环境……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里,勾勒着“滨城”百姓的“大幸福”。

  2025,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的重要一年。滨海新区上下将牢记嘱托、奋楫前行,扛牢支撑引领的大区之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新时代“四宜”美丽“滨城”建设新局面,以新区之稳之进之为为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宏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推荐产品